“所以当老师将三百元的一等奖学金递到我面前时,我先是慌得不知所措,继而惊喜万分地双手接过。”
|
1 得到三百元的一等奖学金时,“我”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?
答案:因为没有拥有过这么多钱。
解析:作者在第一段第一句点出自己的背景。他来自苍茫大山,所以家里经济状况不好。而三百元对穷苦的她来说不是个小数目,所以当老师地奖学金给她时,她才会又慌又喜。
2.为什么作者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法律专业?
答案:因为作者知道为了供她与弟妹三人上学,家里的经济状况窘迫,再者,报读师范有补助,可减轻家里的负担。
解析:作者提到家里为了供他们姐弟三人上学,日子一直很拮据。为此,她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法律专业,报考了有补助的师范。这个句子里有两个关键词,一是“日子拮据”,如果作者继续年法律专业,必定添加家里的负担。二是“报读师范有补助”,意指家里不需要负担太多,或能减轻家里的负担。所以在回答时,作者得深入探讨他放弃报读法律专业的原因。
3室友要求请客一事给作者带来怎样的困扰?
答案:家境贫穷/面对经济问题的作者感到无奈(左右为难/犹豫不决),因为她若请客,原本想给父母买衣衫鞋子的计划就成了泡影,但若她不请客,又会被室友瞧不起(说她吝啬),使自己自尊心的损伤。
解析:困扰:使处于困境而无法摆脱。
请客是作者与室友寝室的传统。这回她有了钱,理应轮到她请客。
作者的困惑建立在两个情况:一,作者在意识到自己要请客之前,已打算将那笔奖金用来帮补家用。她没有多余的钱。二,室友每次请客,作者都“参与”。这回她若不请客,室友们肯定会瞧不起她,使自己自尊心的损伤。因此,作者陷入上述两难的情况,而这就是她内心的挣扎或困惑。
4 家里有哪些窘境让“我”想大哭一场?
答案:父母劳累过度,健康差;弟妹的教育费有问题;因家庭困难,父母得低声下气求人;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法律专业。
解析: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二段及第三段内容的理解。
大家因为我先前沉默了一大阵,这会儿又蹦出一句,都怪怪地瞟我一眼,又各忙各的了。 我屈辱到了极点,憋着气,拉开门跑了出去。
|
5.室友的举动为何让“我”深感屈辱?
答案:室友的举动表示了她们怀疑“我”答应请客的诚意,觉得“我”吝啬小气,并不是真的想请客,因此不把“我”的话当一回事。这让下了决心要请客的“我”备受屈辱。
解析:作答时须结合上下文来看。室友要“我”请客,但“我”却为“请客”与“买东西给父母”一事纠结,做不了决定。看“我”迟迟未答复,所以室友认为“我”不打算请客。之后“我”出门时室友所说的话表示了她们认为“我”小气吝啬,所以对“请客”一事觉得不必当真。这种举动对下了决心要请客的“我”来说是一种屈辱。
6.为什么作者要在寝室门口“调整表情”?“调整”前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一种表情?
答案:作者不愿室友发现她困窘的处境和愁苦的心情。愁眉不展/忧心忡忡。
解析:作者被误会,内心受尽委屈,伤心至极。所以她买了室友喜爱的东西回来时,他要先在寝室门口“调整表情”,以免室友发现她难过的心情。
“调整”前的表情:作者在前一句提到“至于妈妈的衬衫、爸爸的鞋子还有长裤自然依旧躺在梦想中。”从这句话来看,作者把用来买妈妈的衬衫、爸爸的鞋子还有长裤的钱用来满足室友,而她的心是忧伤,不快乐的。
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朵美丽的心花,而且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盛放。雪儿、叶子,此刻我清晰地听到有一种声音从你们心灵深处悠悠传来,轻轻柔柔地渗进我的生命……那就是花开的声音吧?
|
7.室友们的心花为什么会盛放?
答案:因为她们在偷看了作者的日记,发现自己错怪及伤害了作者而愧疚,并决定 诚心诚意请求作者宽恕她们肤浅、无知与庸俗的言行。
解析:文中的“心花” 是在人们展现美丽的心灵时才开放的。
室友们在偷看作者的日记后,自我反省,觉得愧疚并请求作者原谅,这体现
出她们内在的美。
别的同学可以将汇款换成大把大把的快乐,而我只能在图书馆、教室、寝室留下苦读的身影。
|
8.写出上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
答案:对比
解析:前后句事物相反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