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

现代文理解参考答案_练习八


1.  为什么作者在窗户贴上报纸后,不久又把报纸全拿下来了?
答案:作者为了避免民工把阳台当成厕所,也不让民工有机可趁。

解析: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。学生须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,以组织答案。

2.  作者开始时对民工的印象如何?何以见得?
答案:作者对民工怀有负面印象。他嫌民工吵闹,常发出乱七八糟的声音。/每到上下工时间,他都把阳台上的窗户关好,以防他们偷东西。/为了彻底看不到他们,他用报纸把窗户的下层玻璃贴上。

解析:将作者对民工的看法及所做的举动一一列出并加以分析,可得出答案。

3.  民工写那张字条的目的是什么?
答案:民工希望作者能把报纸贴在窗户上,继续为他们提供资讯。

解析: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。

·     工地上的活很重,也很苦。这些,我们都能忍受,可是没书看,没报纸看,没广播听,我们简直受不了,夜里常常睡不着觉。
·     是不是因为我们在窗户下看报太吵了?您放心,以后我们站在这儿看报纸时,保证不吭一声,好吗?
 





4. 根据上面的文字,你认为民工有哪些优秀的品质?
答案:热爱学习,知情达理。

解析: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的分析能力。

5.  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。
答案:不管身份贵贱,贫富悬殊,都有阅读的权利。

解析:在文章结尾处,从作者的感想或感悟中可找到答案。

一张看过的旧报纸,在城里人看来,简直一文不值。可是,对另一些人来说,却如获至宝。
 





6. 上面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
答案:对比


解析:前后事物相反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