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

现代文理解参考答案_练习九

为自己减刑”取自余秋雨散文集《霜冷长河》。这个题目,也是文章的主要论点,提炼的有新意,有深度。把人们的精神包袱,看作像刑罚,如影随形般,甚至比真正的刑罚来得可怕。相反的,一个人若遭遇了真正的刑罚,如果能自我解脱,也可在精神上减轻负担。作者提倡“为自己减刑”用意是希望人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舒心地过活。另外,文章的论据合理到位。通过有形的刑罚可以减轻与画地为牢的例子相对照,说明了“没有铁窗和围墙的监狱”更可怕。

1.“为自己减刑”的“刑”指的是什么?我们要怎样减刑?
答案:文中的“刑”不是真正的刑罚,是指精神上、心理上的枷锁,即文中的“没有铁窗和围墙的监狱”。要减刑,就得减轻精神上的负担,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,在无聊中寻找乐趣,减少像妒忌之类的负面情绪。

2给监狱中的朋友,写纸条的目的是什么?“的目的达到了吗?
答案:写纸条的目的是希望他通过学外语度过狱中难挨的时光。我的目的达到了,这从朋友给我打电话的兴高采烈中可以看出,监狱生活不但没有消磨他的志气,反而给他一个进修的机会。

3.茨威格在《象棋的故事》里讲述了什么道理?
答案:说明只要做人有所追求,生活有目标,可以让无聊的日子充满快乐,生活过得有意义。

4.你在生活中有如文中所说的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的经历吗?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,并说说你是如何为自己减刑的
答案:我原本不喜欢学国语,每次上国语课我都异常无聊,什么都听不懂,国语课变成了我的监狱。直到有一天,我经验到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和友族沟通,发现当中的种种不便,于是我开始积极学习国语,在国语课上不再受罪。(其他合理的例子亦可:把学校、家当监狱,课外活动限制了生活圈子等)

5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。这句话该如何理解?作者这样说的目的何在?
答案:说明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,自我赦免,等于是无期徒刑,折磨就无时不在,无处不是,这才是最可怕的。其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不应该束缚自己。只有调整、改变自己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恢复自由,过快乐、充实的日子。

6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,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。文中哪些例子各可以证明以上的两个观点?
答案:(a)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:象棋的故事,朋友学外语的例子。
      b)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:售票员无心卖票,把仇人当监狱,把嫉妒对象当监狱。

7.对于那些还执迷不悟,把自己锁在无形镣铐中的人,你要如何规劝他们,好让他们觉醒呢?
答案: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,只有自己放下心头的忧患,恐惧,得失,荣辱才能够心胸坦然、无拘无碍,得以释放自己。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